第(2/3)页 然后,他便借护道者之手回归了太玄门。 “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片苦心,一定要进入瑶池古地探查一番,小爷我啊,为了送你们去死,可是煞费苦心呐!” 拙峰之巅,李业极目远眺,心中尽是冰冷之意。 他并不担心段德是否会因为五行奇珍被狠人一脉盯上,实话实说,该担心的是盯上段德的人,一不留神,会被这无良道士玩死的!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,李业并没有收到护道者的传音,也没有收到段德的考古邀请。 他又回到了以往的平静时光中,白日里感悟拙峰的自然之景,夜晚盘坐在拙峰之巅,先运转道经,锤炼一下轮海中的‘碑’,再运转西皇经,吸收源中的精气,填充五座道宫,雷打不动。 春去秋来,寒来暑往,这是李业在拙峰的第六个年头。 是日,大雨倾盆,春雷阵阵。李业一如既往的在拙峰漫步,踏过雨后初生的青草,越过枯藤老树昏鸦。 此时的他,好像进入了另外一片天地,与这春雨惊雷下的拙峰融为一体,在拙峰的每一处角落留下足迹。 不多时,李业便是来到了拙峰之巅,他往日的修行之地,将整个拙峰都尽收眼底。 那是一种怎样的眸光,时而生机勃勃,满是朝气;时而死寂干枯,暮气沉沉。从繁华昌盛到破败凋零,李业的双眸之中像是在经历一场四时变迁。 看山是山,看山又不是山。此时此刻,在李业的眼中,拙峰的一切都变了,一花一草,一木一石,都是一段繁复的经文,交织着神秘莫测的道与理,演化着自然痕迹与烙印。 没有大道合鸣,仙音袅袅,没有地涌金莲,流光溢彩,拙峰的一切,就是简简单单的花草树木,所谓返璞归真,不外如是。 置身于大道海洋中的李业,耳畔也是并无诵经之声响起,只有那等古朴自然的道韵流转。 在这拙峰之巅,他的身边凝聚出一条条天地秩序,有一道道烙印脉络生灭。 李业眼前之景再度发生了变化,春回万物生,冬至万物灭。此时的他,就像是拙峰之巅的一株杂草,历经枯荣。 不过,任他如何变化,生机鼎盛也好,枯萎衰败也罢,四季轮回,总有些种子被留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