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一章 教训牙商-《改变》
第(2/3)页
门军听完李菁的话,大怒:“哇!哇!……”
那意思显然是听懂李靖的话不满了,张知木说:“你既然听懂了,为啥不去传报?你要知道是知府派人让我过来的,我要是回去了你担待不了。”
知府衙门的门军,看来是懂官话的,忍住说:“呜呀,你们懂不懂规矩呀!”
张知木知道他是要小钱,可是张知木今天有点气不顺,说:“是你家大人去请我的,凭啥我要给你好处,要给也应该你家大人给啊。”
这门军还真没见过这样的,可是他也不敢把张知木挡在门外,磨磨蹭蹭只好去通报了。虽然这门军去的时候磨磨蹭蹭的,可是回来的时候很痛快,表情也不一样了,点头哈腰的请张知木等人进去。
张知木等人进到知府衙门,知府大人起身相迎,张知木对这一套已经很熟悉了,施礼道:“秀容商人见过知府大人。”
知府忙说:“哎呀,张义士免礼免礼,请坐!”
大家做好后,知府大人说:“本官今日能一睹张义士风采十分的荣幸。朝廷刚刚发来通报,说你们前日打败了闯贼的水军,剿灭了武泯湖水匪,在海上又捕获两艘海盗船,这可是为朝廷分忧解难啊!”
张知木知道这些朝廷的命官,都是同一套说辞,因为他们都是一个路子练出来的,这样做保险不会出错,所以套话都是一样的。不过这位命官是北方人,听着说话,就容易些。由于广州这样的地方十分的特殊,所以不是啥样人都能派到这里为官的,能到这样一个地方为官的一般的都是皇亲国戚才行。所以张知木也就从有关朝廷安危的事儿上同他聊。
张知木说:“大人啊,我们就是一些商人,可是北方的局势非常的不安全啊,大的清军蒙古人不说,就是那些盗匪朝廷都剿不过来,我们商家不得不起来自卫,您要知道自己组织武装太耗费银子了。遇到战争那就更是和往水里面丢银子一样。可是我们遇到朝廷有难,不出手又不行;可是出手太多了,又遭人嫉恨,说我们拥兵自重。好在皇上十分的信任我们,多次下旨奖赏我们。”
知州大人当让知道京城官场上的事儿,可是他也不能多说,“张义士,你的所作所为皇上都会看得到,你做的事都是对朝廷对百姓有利的,大家也都看得见。”
张知木觉得该把话题往正地方上拉了,“大人我们北方连年大旱,饿死人无数,可是南方这里粮食却富裕的很,为啥不往北运,解救那里的灾民?”
知府大人一声长叹:“现在每年朝廷需要四百万石漕粮才能勉强够用,而且由于漕路年久失修,这四百万石都很难保证。这一路上运费远远超过粮食的价格,朝廷哪有能力再从南方运粮过去。”
张知木等的就是这句话,说:“大人我这次南来广州就是想运粮食到北方去,想让那里少饿死一些人。不瞒大人说,大同官军的粮食不够用了,都是我们接济的。如果北方要是军队无粮守不住了,那就更危险了。”
“张义士,这是好事啊,天大的好事啊。有啥事儿需要本官帮忙的尽管说。”知府大人说。
张知木说:“其实就是大人今天不召见我,我也会来拜见大人的。我们以前没来过广州,这次来了就遇到一些怪事儿。今天有几个自称是牙行的要包销我们的货物,还要包下我们要买的货物,说如果不听他们的就不让我们做好生意。还有我们在码头上和运粮的船联系买粮食事宜,可是船主们都不敢卖粮给我们,说是如果卖粮给我们的话,他们的生意就没法做了。”
知府大人说:“如果有欺行霸市的,本官发现之后决不轻饶。不过我要提醒张义士,这里是广州,多年来官商不清,各种势力盘根错节,你要是想在这经商还不能和他们搞得太僵。说实话,有些事情本官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只要能把朝廷需要的税银交上去,我的任期内不出啥大乱子,本官就满足了。”
张知木笑了笑说:“看来我们想在这里立住脚还要费些力气啊?”
知府大人说:“张义士,我知道你们的手段,可是我不希望我治下的广州出太大的乱子。”
张知木说:“大人放心,我们是守法的商人,不会做违法的事儿。违法的事儿绝对不会和我们有关。”
知府大人听明白了后面的话,他说:“这里的人都知道挣银子,你不妨多从这下手。没有银子办不了的事儿。”
知府大人的话也算说到家了,他这个外来的命官,非常清楚一个外人在这里的不易。
不过张知木知道,不可能让知府大人表态说,同意你们自己动手解决吧。
临走时,张知木献上了自己带来的礼物,这当然让知府大人眉开眼笑。他心想这位张东家在这里挣得越多越好,他可不象这里的商人那么小气。他还没挣到银子,就出手这么大方。
摸到知府大人的底之后,张知木心里高兴,在车上对杨玉琳说:“看来这个码头我们要用点武力解决了,不然人家不会轻易地将自己的地盘儿让出来的。”
第(2/3)页